6月22日,“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試點工作座談會”在線上召開,本次會議由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舉辦,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負責同志、有關處室負責人,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同志,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11所高校試點工作分管校領導及牽頭院系負責同志,騰訊等數字文化企業相關負責人,國家圖書館、國家京劇院等單位負責人,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受邀參加了此次會議。吉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商學與管理學院院長蔡立東,商學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趙軍,商學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公一,商學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梁志平,MBA教育中心各辦公室負責人在吉林大學分會場參會。
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蔡萍同志介紹前期試點工作情況。隨后,各試點高校、有關數字文化企業和機構負責人、地方有關省市相關負責人進行發言。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同志,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長司繆沐陽就相關工作提出了要求。蔡立東代表吉林大學作專題報告發言。
蔡立東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文化、數字與產業的相遇和融合,蘊含著無限的機會與可能。“互聯網+文化”的新業態、新模式、新趨勢正在加速形成。產業的變革和發展呼喚專業型、復合型的人才培養,這是產業實踐為高等教育提出的新命題。文化和旅游部開展設立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的行動,吉林大學全力支持,將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的設計規劃、組織實施和扎實落地,為培養高質量的數字文化產業專門人才貢獻力量。
隨后,蔡立東結合對數字文化產業碩士項目的思考以及吉林大學前期工作的開展情況,對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試點工作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科學謀劃,推進先試先行。盡快組建“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構建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教育共同體。對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核心課程、評價體系等問題盡快形成統一標準,形成一系列保障制度,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碩士項目盡快落地。
二是錨定行業需求,開放辦學思路,提升培養質量。吉林大學將以多門類優勢學科方向為基礎,充分整合學科間優勢力量,積極尋求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產業界的合作,加大高校與業界的聯合培養力度,形成產教融合、開放辦學的新格局,全力保障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
三是追蹤最新動態,超前布局設計,夯實資源基礎。采取“一體兩翼,多點聯動”的品牌建設思路,堅持以培養“文化先導、數智賦能、產業融合”為主要特色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型高層次人才為目標,以冰雪旅游場地裝備與智能服務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充分發揮相關學科集群的優勢特色,超前布置相關工作,強化對圖檔博等公共文化領域需求的支撐。
會上,各有關單位還就數字文化產業專業碩士試點工作的前期工作基礎、試點工作的遠期目標和近期重點任務、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