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學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舉行“青春與祖國同行 接力支教
二十年”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團
二十周年總結會暨第二十屆
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
校黨委書記熊四皓
為我校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
各服務隊授旗并講話
儀式現場
儀式現場
熊四皓代表學校黨委向長期參與支持支教工作的老師、校友表示感謝,向歷屆支教隊員們表示敬意。他指出,20年來,在“政治引領、典型引路、品牌帶動、校訓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傳統熏陶下,學校作為全國唯一高校代表在今年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作典型發言,我校項目辦獲評2021年西部計劃績效考核優秀等次高校項目辦,接續涌現出一批青年典型,打造了一批叫得響的工作品牌,引領形成了一校三區學生爭相報名支教、廣大教師校友大力支持支教的濃厚氛圍,研究生支教團已經成為先進涌流的“榜樣庫”、實踐育人的“新高地”、鄉村振興的“大舞臺”。
熊四皓講話
熊四皓向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全體隊員提出3點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為引領,永葆許黨報國的鮮亮底色。廣大支教隊員要立足教書育人本職本崗,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扎根基層、愛國奉獻,奮發作為、追求卓越,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支教全過程、融匯在教育追求中,以踐行賀信精神的支教業績展現對“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深刻領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要弘揚哈工大傳統,爭做哈工大“八百壯士”優秀傳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希望全體隊員深刻領會其中的深刻內涵,以哈工大“八百壯士”優秀傳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以人格魅力呵護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三是要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努力成為鄉村振興的青年先鋒。大家即將奔赴的支教地多數在農村,面對的學生多數是農民牧民的兒女,大有天地,大有作為。希望大家養成擔當實干的工作作風,不尚虛談、多務實功,勇于到艱苦環境和基層一線去擔苦、擔難、擔重、擔險,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斷錘煉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努力成為鄉村振興的親身見證者、優秀參與者,在賡續接力中貢獻哈工大力量。
熊四皓表示,在支教的一年時間里,學校將時刻關心關注你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學校永遠是大家的堅強后盾。希望同學們堅定信念、緊跟黨走,以決心踐行初心、用傳承書寫忠誠,在哈工大新百年卓越之路上奮勇爭先、再展擔當,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據了解,我校從2002年開始參加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先后有393名同學參加支教,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團現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支教團。去年9月,學校組建了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來自一校三區的66名學子即將前往西藏拉薩、河北青龍、青海囊謙、青海曲麻萊、四川南溪、甘肅舟曲、云南寧蒗、廣西金秀、黑龍江雞東、新疆尉犁義務支教一年。
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為即將出征的支教隊員準備了包括行李箱、背包、支教日志、紀念徽章等物品的“哈工大出征行囊”。基金會副理事長、副校長孫雪為支教隊員代表發放“出征行囊”。
2009年,為幫助云南寧蒗縣家庭經濟困難孩子實現求學夢,我校研究生支教團策劃并實施了“索瑪芬芳·愛滿涼山”助學項目。13年來,我校教職工和社會愛心人士累計為寧蒗縣8個鄉鎮12所學校的563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捐贈143萬元。副校長沈毅向資助教師代表頒發了紀念獎杯。
往屆研究生支教團代表王振峰校友,服務地學生代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民族高中羅坤寧同學,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代表、新疆尉犁服務隊團支書白皓同學先后發言,分享交流了支教心得、成長收獲和支教準備工作。
儀式最后,全體支教隊員共同帶來了詩朗誦《青春與祖國同行》并進行青春宣誓。
一校三區相關單位負責人、“索瑪芬芳·愛滿涼山”助學項目資助教師代表、歷屆研究生支教團代表參加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