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鏈接:沈陽大學自然博物館創建于2015年,2016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研究面積1300平方米,是由沈陽大學師生共同創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館藏標本約20萬件,對外展出珍稀標本近4000件,包括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標本50余種。開館以來,自然博物館發揮自身優勢,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為沈陽大學做出了突出貢獻。博物館為生物科學專業成功通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提供了重要實踐平臺,其豐富的館藏標本為生物學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撐,同時作為沈陽大學6個學院20多個專業的教學實踐基地,助力遼寧省大學生動植物標本大賽,獲省級一二三等獎近50項。自然博物館面向社會開放,先后接待國內外參觀者達20余萬人次。遼沈地區100余所中小學、幼兒園及其他教育機構將博物館作為科學實踐基地、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社會實踐基地,每年均組織青少年來館開展研學活動和其他實踐活動,已累計舉辦研學活動300多場次,科普報告100余場次,科普制作課程100余場次。同時,創建了“博物館科學夜”“博物館游學”兩個科普活動品牌活動。連年舉辦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活動10余場次,積極策劃開展了富有特色的主題科普活動,“蝶舞螢飛在沈大”“花開疫散后 研學正當時”“我和昆蟲有個約會”“憶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跟黨走 保護綠水青山”等主題科普宣教活動給廣大青少年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全年近5萬名青少年從中受益。沈陽大學自然博物館現已成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遼寧省科學普及基地、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沈陽市科普基地、沈陽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沈陽市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沈陽市環保實踐基地。
青少年研學活動
“博物館奇妙夜”活動
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
全國科技周活動
科普講座活動